半岛彩票:浙江宣传 双面“momo党”
在一些社交平台的评论区,我们总能找到这样的用户:头像是一只粉色小恐龙,昵称叫“momo”。萌萌的momo头像天然具有亲和力,两个小爪子托住大大的脑袋,眼神十分可爱。
有不明的网友最初会以为momo就是一个人,事实上这是一个匿名群体,由一个个“散户”组成。momo大军有多强势?在一些平台上,小组“momo”聚集了一万余名组员,800多万篇笔记与momo有关。
上个月,“浙江宣传”曾在《网络戾气不该是伤人“利器”》一文中提及“momo党”,读者纷纷在后台留言表示找到了共鸣。不禁想问,momo是谁?又该如何看待刷屏网络的momo大军?
最开始的那批momo,是微信授权机制赋予的。用户在使用微信登入小红书、知乎等社交平台时,如果不选择自定义昵称与头像,那么平台就会提供系统默认选项,小恐龙头像与momo昵称便是自动生成的。
momo和微信可以说有着不解之缘。你可以试试拉到文章底部,点击“写留言”,在昵称右边有一个绿色的切换键,点击后便可创建新身份,如果选择随机生成,那么你就有机会正式成为一只momo。
如今,momo的出圈反向吸引了一大批原本不是momo的网友更换头像和昵称,加入到这场“派对”中。不少人对momo的态度是从质疑到理解,再到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与此同时,momo的“二创”玩法也应运而生。网友们开始将momo和其他热点联名,取名“奥特曼momo”“野生momo”“momo杭州版”等,把头像也p成五颜六色的小恐龙。这种“跨界”式玩梗遍布各个社交平台,也让momo群体不断壮大。
其实,互联网群体ID早已有之,momo并非首创。跟早年论坛流行的“佚名”“游客”,QQ的“阳光男孩”等各式网名一样,主打一个“毫无辨识度”。当一众网友开始以集体身份或群体名义行动时,这些相同的符号在无意中催生了网络空间里的匿名联盟,其最大的特征便是隐匿性。
比如,momo们高频活跃于评论区,但光从昵称或头像看,外人一时之间难分谁是谁。但揭开这整齐的“面具”会发现,momo们在现实生活中身份各异,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IP地址。笔者随机进入几个momo的账号主页,他们有的是穿着时髦的美妆博主,有的是分享考研经验的教育博主,还有的是风光摄影的艺术博主,可谓千人千面。
在我们一贯的认知里,这届网民个体意识更强,更喜欢张扬个性。但在momo这件事情上,大家的想法却又趋于统一:宁当“小透明”,也不做“显眼包”。取名momo,仿佛举着“请勿靠近”的牌子,宣告要与外界保持边界。越来越多人加入到“momo党”中,背后至少有这么几种心理:
与算法“捉迷藏”,保护个人隐私。网络便捷了生活的同时,也模糊了边界。如果使用有个性的网名和头像,网络平台就会利用“算法读心术”,补全“你可能认识的人”“猜你喜欢”等社交图谱,以此判断你的身份、职业、行踪轨迹,等等,并可能将用户连人带号推送到熟人、商家甚至不法分子手中。而momo通过牺牲部分个性化特征,让算法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失灵。许多网友取名momo,就是为了避免数据外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减轻社交压力,释放表达。现实生活中,人们因为年龄、职业、社会身份等,需时刻注意形象管理。但当穿上momo的“马甲”后,个人标签与辨识度被削弱,自己在网上冲浪就不会轻易被发现,社交压力随之减轻。
这样一来,一些网友更加敢于表达自我。比如,在某影评网站上,有人前一秒还在上演“发疯文学”,后一秒就开始一本正经地发表起优质影评。笔者有朋友自从加入momo大军之后,经常在评论区直抒胸臆,哪怕被“抬杠”,也要大胆输出自己的观点。
抱团取暖,融入集体狂欢。“打工人”为缓解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选择加入集体,从中获得心理慰藉。momo家族正是充当了这个载体,许多人热衷于互相帮助、资源共享。比如“欢迎加入mo家军”“同是mo家人,不说mo家话”等戏谑口号,也表达了momo彼此间慷慨仗义、激发共情。
正如《乌合之众》中提到的那样,群体无名无姓,因此可以不负责任,当束缚个人行为的责任感完全消失时,人便会肆意妄为。这就会产生一系列负面问题:
比如,网络暴力时有发生。momo的初衷是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避免遭受网暴。但在现实中,有的momo依仗隐身“盾牌”,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经常用言语攻击他人。在法不责众的心理下,有人甚至断言,“反正一mo做事万mo当,你咋知道我是哪个mo”。这样一来,本来因反对网暴等问题而兴起的momo大军,却在无意之中成为了网暴者。
比如,虚假信息更易滋生。匿名制之下,道德的约束力减弱,集体匿名行为容易增加信息发布的不确定性,网络谣言、信息等就会伺机潜入。前段时间,就有momo为了蹭明星流量,在社交媒体发布博人眼球的虚假信息,结果遭某艺人起诉。
凡事都有两面。穿上momo的“马甲”,有人输出理性观点,碰撞出思维火花;有人温情讨论,找到了情感陪伴;还有人当起了狂徒,疯狂输出不当言行,令人深受其扰。momo能筑起一湾避风港,帮助网友获得网络空间的精神自洽,也可能伪装成遮羞布,掩盖任意妄为的言行。这也启示我们:面对一些失控的momo,面对匿名社交,是时候做点什么来应对了。
作为平台方,在个人信息的获取上应秉承“最小必要原则”,不过度或无限制地侵轧用户隐私,在尊重用户意愿的前提下征得必要的授权。此外,也要利用技术手段,对“群体马甲”的错误使用进行必要的掣肘。如豆瓣此前曾冒出一批同名账号,或取名“江湖骗子”,或干脆叫“已注销”,因扰乱网络社区秩序,最终被豆瓣官方直接移除。
对于匿名社交产生的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开始亮剑。去年7月,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信息真实性管理,明确提出网站平台应当在信息发布页面展示“自媒体”账号名称,不得以匿名用户等代替。在此措施推动下,多个社交平台已经开始对粉丝量在50万或10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进行前台实名。
诚然,适度隐藏个体是这届网民的新需求。但作为momo个体,更应意识到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momo的“马甲”更不是包庇违法犯罪行为的“保护伞”。网民们在momo社交中构建起的“后花园”,有赖于每一位momo的守护。
只有当网络生态越来越好,momo才能卸下保护隐私的重担。从长远来看,这件“马甲”还会不停变换,用户和平台如何在公域和私域之间找到平衡,依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