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彩票:记2020年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5月19日上午,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大会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会上,上海市委李强授予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陈亚珠上海市科技功臣奖,奖励她带领团队数十年坚持自主创新,为我国大型无创医疗器械的民族化、产业化作出的杰出贡献。熟悉她的人都说,陈亚珠院士是为科学而生的,获得这项殊荣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陈亚珠是我国大型无创医疗器械研发的先驱者和领军人物,开创了我国重大疾病物理治疗的学科研究新方向,在国际超声治疗领域享有盛誉。她的人生有两次跨越学科的传奇经历。
陈亚珠早期在过电压防雷保护、高电压绝缘设计、静电场数值计算等领域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成绩卓著。40多岁时,她以电力系统知名专家的身份,成功研制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液电效应体外粉碎肾结石机器,实现国产替代进口的零的突破,时至今日,那段传奇故事仍是中国泌尿外科史上精彩的一页。在59岁当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之后,她并不居功自满,反而感到肩负重任,毅然放弃了她擅长的高电压技术领域,选择深入医学工程领域作出新的贡献。20多年来,她倡导肿瘤等疾病无创、精准、多元化的治疗理念,率先提出超声治疗新方向,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功研制“磁波刀”、“超波刀”等大型无创医疗设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健康中国、为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陈亚珠1936年生于浙江宁波,小时候家中清贫,父亲早逝,母亲教育陈亚珠要自强自立、严以律己、懂得感恩。初中的时候,“抗美援朝”给陈亚珠很深刻的教育。她暗暗立下志向:一个人活着应该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长大要为祖国争光。
1957年,21岁的陈亚珠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就读,老交大的优良传统,激励着她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她还记得读大学时,每当跨进校门,走在绿树成荫的大道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耸的史穆烈士墓等一批先烈的纪念建筑。史霄雯、穆汉祥烈士为追求自由而壮烈牺牲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她的心灵。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交大学长为科学献 身,视祖国利益至上的大无畏精神激发着她为国奋斗的决心。
1962年陈亚珠毕业留校,进入高电压教研室工作。在老一辈老师的带领下,勇于探索、勤奋刻苦的陈亚珠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科研,逐渐成长为教研室的中坚力量。她从事配电变压器防雷研究,解决了当时中国援外产品的质量问题。她用真实试验,对户内变电站空气间隙净距所做的研究成果,被写入了变电站设计的国家规程。她开创了静电场计算新方法,为高电压设备的绝缘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全国获得推广应用,帮助许多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
到1980年代中期,陈亚珠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等重要奖项,还曾获得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在国内高电压领域有了一定名望,常受邀赴各地电力部门讲学。
1980年代,肾结石病是我国常见、高发的疾病,当时主要是靠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医疗成本高、老百姓负担重的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唯一可以不开刀解决问题的就是使用进口的“肾结石体外粉碎机”。但在1985年,120万美元的仪器价格对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研发中国人自己的碎石机”激起了陈亚珠和老师唐耀宗的巨大兴趣,陈亚珠回忆说:”唐耀宗教授那股巨大的热情和一马当先的精神鼓舞和带动了我,使我心中燃起了火一般的热情,全新投入工作,开始人生的“第一博”。
体外碎石技术是电子、计算机、自控、影像、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技术,与之对应的医疗设备涉及的知识和技术领域跨度大、难度高、国际垄断、国内空白,对他们来说 这是全新的挑战。当时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科研经费非常有限,开展这样跨学科、跨部门的大型自选课题,是需要巨额资金的,并且还没有对口的部门可以申请,这和现在一个科研项目能够拿到国家或企业上千万的资金支持完全不同。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个项目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怀着“人生能有几回搏”和“不成功便成仁”的理想信念,陈亚珠与团队的同志们毅然决然地投身其中。
“我偏偏要笨鸟先飞”,当时踌躇满志的陈亚珠就是这样一边自嘲地激励着自己,一边展开人生崭新的搏击。面对40万元的资金缺口,他们“磨破嘴皮跑断腿”,那种“穷且益坚”的科学家精神感动着很多人,也感动了上海市科委领导,终于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低息,签下了3年内归还的合同。“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想必说的便是这样的精神了!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和病患的殷切期望,他们分秒必争、夜以继日,经过数以千计的技术攻关、数以万计的工程实验及动物试验,攻克了一系列技术 难题,终于成功研制了国内知识产权的肾结石体外粉碎机。1985年12月,在上海中山医院泌尿外科张元芳、章仁安两位主任的主持下,首次临床试验获得成功。当时尽管是隆冬时节,试验中的陈院士却是汗流浃背。在那20个月的科研攻关时期,一无现成可用的技术、二无充足资金的支持,从高电压技术向医疗健康的“惊险一跳”和“背水一战”,能做、敢做、做成的人,已远远不只有情怀,更多的是责任心、担当感和国家民族的使命。
国产机器售价仅为进口设备的十分之一,各地医院纷纷前来订购。1987年,碎石机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又被列入《中国十年建设》图册。1990年,碎石机的发明人德国教授赫斯勒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盛赞交大碎石机是国际最先进的碎石机之一。在第一代碎石机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陈亚珠和团队改进技术,又接连推出第二、第三代碎石机,并且在没有花国家一分钱推广费的情况下,将交大碎石机推广到全国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家医院。30多年来,交大碎石机市场销售数亿元、治愈患者数百万,打破了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多年依赖进口的神线年,著名的上海中山医院用交大碎石机治愈患者达12000多人。特别巧的是,陈亚珠的儿子前几年也患上肾结石,就是在中山医院用母亲研发的碎石机治愈的。儿子对妈妈说,“我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你为社会做了多么大的贡献。”
碎石机上市后,不少患者在了解到背后的研发故事之后,被团队的拼搏精神打动,纷纷寄来感谢信,送来锦旗。这让陈亚珠内心充满自豪和喜悦,她深深体会到: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让更多的人活得健康快乐,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1990年代初,以色列研制出治疗男性前列腺增生的射频治疗仪。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疾病,射频治疗利用低频电磁波作用于增生组织,使组织内因传导电流引起介质损耗产生热量,从而使蛋白质凝固失去活性,达到治疗目的。然而以色列的进口设备价格要25万美元,相当昂贵。陈亚珠在了解了治疗仪的工作原理后,又萌发了自己研制、为国家节省外汇的想法。
1992年,陈亚珠用自己科研结余的钱,自己立项,自力更生,一年不到,成果出来了。旁人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实际上她进入了一个完全不懂的领域,先前搞肾结石体外碎石机运用的原理与这个射频仪大不相同。仪器里功放设备怎么做得又小又好,射频头怎么设计,温度怎么测量,软件如何设计……许多关键的技术问题都要从头学起。陈亚珠一点一点边学边干。除了她和学生组成的研发团队,她还调动家人组建“亲友支援团”。儿子当时已经在上海工业大学念书,陈亚珠说:“你上大学,你得来帮着一起设计这个电路,把它调试出来。”儿子就真的跟上跟下,跟着妈妈一起搞起了科研。陈亚珠早上去单位带上他,12点钟带回家,下午再带去单位,这样整整一个暑假。陈亚珠的先生是一家机械厂的厂长,她就调动先生的力量,帮她做机器的外壳。同年九、十月份,“良性前列腺增生热疗仪”研制成功的新闻登上了报纸,陈亚珠的邻居感叹,“真不知道怎么你又有新的发明创造出来了。看到你儿子带进带出,一会儿就有成就了”。
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的典型症状之一,晚上总是有小便的感觉,但是小便出不来。治疗仪在中山医院做了临床试验,病人的术后反应普遍良好——尿通了。消息传开后,很多医院找上门来跟陈亚珠订货。
陈亚珠先后研制了四代热疗仪,并在上海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瑞金医院等全国44家医院得到应用,两年内完成近万例临床应用,效果达到了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有效替代了以色列等国家的产品进口。技术成果通过了上海市医药管理局、上海市高教局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获得1993年第二届上海市科学技术博览会金奖,1994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就这样,陈亚珠的名字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成为响亮的存在。1996年,59岁的她因在大型医疗器械研究方面杰出的开创性成果,高票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当选院士后,陈亚珠感到肩头有沉甸甸的责任。她一直以来的人生信条是,要做一个不负国家和人民的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当选了院士,就理所当然要为医药卫生工程作出贡献,她下定决心要继续为国家研制高端医疗器械。
实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对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很大,整个行业处于上升周期,陈亚珠如果留在电力领域继续开拓,以她的实力和干劲,取得更多成绩是不难的。而与之相对的是,生物医学工程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发展自主创新医疗设备的事业尚处于低谷,一方面国家科研投入很少,一方面却花大量的外汇进口设备。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陈亚珠心中非常焦急:我国有13亿人口,主要医疗设备都依赖进口,即使除开国家的巨额支出不说,万一国际环境变化,发达国家对我们限制出口怎么办?届时,中国的医疗事业将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怀着强烈的为国家分忧解难的使命感,陈亚珠带领团队向发展高端医疗设备的方向迈出了坚毅的脚步。
“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这一次,她打算挑战世界医学的难题——肿瘤治疗。长期以来,肿瘤治疗主要依靠开刀、放疗和化疗等手段,患者要承受巨大痛苦。陈亚珠敏锐地洞察到基于物理技术的肿瘤治疗装备研发即将到来,抢占中国高端医疗市场的又一场风暴正在逼近。1998年,她领衔组建了生物医学仪器研究所,倡导“绿色治疗”理念,研发精准无创治疗技术,又一次忘我地投入到科研事业当中。
陈亚珠主攻治疗超声研究。2000年,她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多模式相控聚焦超声肿瘤无创治疗”技术思路,即在体外通过多阵元相控阵列将聚焦到体内,实现肿瘤部位高温消融。该技术既可形成单焦点聚焦模式,也可形成多焦点适形分布模式。借助电子扫描和声速可控手段,绕过骨骼等屏障,到达肿瘤部位,对癌细胞实现单焦点、双焦点,甚至多点“瞄准”,从而对特定治疗区域进行均匀加热,在癌细胞处形成消融区。配合化学药物或热敏脂质体药物,有望使全身化疗转化为局部化疗,降低化疗副作用。该治疗方法具有无创性、非侵入性、无副作用、康复较快等优点,引起生物医学工程界的广泛关注。2008 年,陈亚珠创建上海 Med-X 重大疾病物理治疗和检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