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彩票:问界新M7订单超55万辆不靠华为靠价格决胜25万级
在问界新M7上市之初,驾仕派就认为这款车将成为业内少有的借助一次改款就可以“翻身”的产品。现在问界方面公布的数据证实了这一预测。
根据网传华为余承东的聊天记录:截止10月7日10点,问界新M7的大定已经达到了55506辆,其中五座车型占比81%。而所有五座车型中,智驾MAX版本占到了57.5%,入门版两驱PLUS占到了38.6%。六座车型占比为19%,但是六座版MAX车型的选购比例高达71%。另外,选择五座MAX的消费者里面,选装ADS高阶智驾包的占到了70%,六座MAX版选择ADS高阶包的为68%。
那么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问界新M7为什么能够借助一次改款就翻身了呢?是因为新M7恰好踩中了华为Mate 60系列的热度,还是说问界新M7真的因为低价成功打开僵局?又或者说这一轮问界新M7的成功更多得益于华为在营销上的短暂胜利?
实际上,现在有很多人分析问界新M7现象,提出了很多千奇百怪的说法,比如“立体传播营销”造就了问界新M7的声量;也有人用5P营销逻辑来说新车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上所取得的综合成功;还有人认为是华为发布Mate60给问界新M7带来了关注度,促使新车打了翻身仗……这里面的结论大都有道理,但并不体系化。
在驾仕派看来,问界新M7的这次翻身,确实是有一套体系解决方案的,但并不是说华为有什么特别的魔力,而是新M7的重构遵循了“消费者需求”这一个本质目标。
一个爆款车型的诞生,一定是先基于产品在准确的价格区间,才能呈现自己的产品力优势。只有产品力+价格的精准定位,才是真正决定一款产品热销与否的关键所在,其后才是渠道、品牌认知以及营销传播的力度。
同样以问界M7为例,老款问界M7也是被余承东说“遥遥领先”,但销量却有目共睹。而新款M7的产品,底子还是那套底子,5个亿花出去,能改的大家也心知肚明。可是两者的市场表现就是天差地别。
原因很简单,老款问界M7上市价格是31.98-37.98万元,对标产品是理想L8。但是32万元价位买到的问界M7,只有麦弗逊前悬,没有CDC可变阻尼悬挂、没有空悬、没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最大卖点只是华为鸿蒙OS。
可同样的产品底子,在新M7上,价格变成了24.98万元,并且还提供价值3.3万元的首销权益,一来一去,同样一款车相差10万元。
毫无疑问,问界新M7能够翻身的第一个原因,并不是说花多少亿改进了多少配置、把六座变成大五座。最重要的还是:定价回归现实,给产品匹配一个合理价格,才能够凸显产品力本身。
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制定一个凸显自身产品力的合理价格是如此至关重要。否则,即便车企自己觉得产品力极强,价格却超出了消费者认知,把明明在25万元价格带很有竞争力的产品,非要卖到35万元,那产品力再强也没有意义。
华为在确定问界新M7价格的时候,很直白的打开了一个25万元的空白市场,27万元的双电机四驱让给岚图FREE,32万元以上的市场让给理想L7,而比亚迪领克都主攻23万元以下的市场。因此,新M7恰好就是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价格区间,来凸显自己的产品力。
让产品定价落在准确的价格区间,同时为产品本身提供更长的长板,这就是问界新M7能够成为爆款的第二个原因。
对新M7来说,同样是25万元,问界提供了大五座空间、可变阻尼悬挂、电吸门、全功能第二排座椅、HUD这些配置,再加上华为最强的王牌——鸿蒙OS系统,产品力绝对是横扫该价位市场的所在。
可以想象一下,在25万区间新M7的对手还能有谁?双电机四驱的岚图FREE性价比也很高,但是价格多出两万元;领克08算是直接竞争对手,但是新M7大空间、长续航以及华为的背书,都让其比领克08更有吸引力;理想L7则价格贵了五六万,同样价格下,新M7可以提供激光雷达。
在25万元这个价位上,新M7的产品长板真的足够长。并且只要价格够低,“短板”其实就不再是短板。
当有了足够强的产品力、有了能够凸显和匹配产品力的价格之后,新M7才能借助华为的品牌认知、渠道来放大声量。
华为线营销上做出创新的地方,是把销量月报、周报卷成了“日报”。在过去十几天的时间里,华为和赛力斯每天都在制作“每日订单海报”,每天两千多辆的订单数据在社交媒体和朋友圈私域刷屏,形成了很强的“威慑效应”。
一方面针对用户,会给已经下定的消费者建立和强化一种“买对了”的感觉,更让户下定购买决心;另一方面则是给到竞争对手压力——当对手每天看到问界M7的订单都超过2000张的时候,一定会思考自己的定价策略,而这种心态下,其实很大程度也会影响到竞品的现有潜客。
同时,华为也放出了要求供应链提升产能的消息,对每天的产能要求直接提升到业内最高规格的750套/天。尽管这一做法争议颇大,但确实是在市场中获得很高的关注度,让新M7在行业内的声量再上新高。
赛力斯甚至还开通了工厂直播,这也是一种有趣的营销方式。这会让几万订单用户有一种“陪伴感”,感知到自己的车在自己的注视中焊接、总装、下线,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给到对手们压力,看到连续不断的新车下线,在对比自己一个月两三千辆的表现,一定会感到紧张。
华为“立体营销”的核心就在于始终在保持新M7的露出频次。这里面可能关于问界M7产品体验的内容并不多,不管是订单日报、供应链提升,还是工厂生产直播,其解决的核心是让大家相信“问界M7翻身了”,大家买到的不是“滞销车”。这样就变相的提升了用户的信赖感。
或许在华为看来,产品体验并不是现阶段传播的重点,这是将用户吸引到店以后才需要去解决的。但如果用户既不到店、也不关注,那么对新M7就没有任何意义。
个人的感觉是,帮助或许有一点,但不是特别大,可能会吸引到一些路人关注到新M7,但要说看到Mate60后就下定新M7,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应该极为罕见。
新M7受益于华为手机最大的一点,应该只是消费者对于鸿蒙OS系统的认知会大大加强,可能功能上消费者并不一定能够有感知,但要说华为的系统,一定就是加分项。
实际上,这次新M7最让人意外的数据是MAX版本和ADS高阶智驾包的高比例。这或许是华为品牌的高热度对问界新M7影响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
华为智驾成本并不低,首先硬件就要贵上两三万,然后还要加上几万元的智驾包费用,让原本25万元级别的新M7直接来到了30万元以上。这么高的智驾车型购买比例,只能说明问界的消费群体并不是单纯的“性价比用户”,而愿意为华为技术支付溢价。
问界新M7的翻身,其实对传统车企还是有很多启发的,包括对改款车型的投入力度、定价策略的转变等等,而不仅仅是放任自流。同时问界新M7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展示出的“立体营销”也很值得传统车企思考,这个周期华为和赛力斯传播的不是“产品力”,而是“心理战”,不断把订单逼到新的高度,然后建立用户的信赖感。
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任何一家车企都不能忽视“华为”这个品牌的影响力。即便华为在汽车行业并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是华为所拥有的品牌认知和技术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圈定潜在消费人群,直接突破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们建立许久的护城河。
华为,将是2024年任何一个汽车从业者都不可轻视的品牌,因为华为展现出的思考方式和执行能力真的是太“可怕”了。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你说它离经叛道,我说日系容易审美疲劳。从赛道走向街头,伊兰特 N Line才是年轻人的平替轿跑。
眼下,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尤为激烈。面对电动化发展浪潮,当下主流消费者更加看重汽车带来的体验价值。其中,大部分用户将技术和智能视为必要功能,汽车企业有理由用新技术满足人们体验的需求,进
在2023年11月29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发布的最新一轮碰撞成绩中,岚图追光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三大关键安全性项目上全为G级(优
11月29日,新一代主流代步车海鸥第20万辆在比亚迪西安工厂正式下线月底上市以来,海鸥连续6个月获A00级汽车月销冠军,连续3个月获纯电轿车月销冠军,并在10月获得轿车月
上汽荣威品牌全新序列“D家族”的首款产品荣威D7作为一款定位为中高级轿车的产品,同时也被宣称为12万级的“BBA”,那么这款车到底值不值得入手呢?
导语在英雄联盟、绝地求生等游戏中,总有一群运气极好的玩家能够“绝地躺赢、0杀吃鸡”,这种人被称为“天选之人”,意指“被上天眷顾的人”。人,有“天选之人”;车,当然也有“天选之车”!
2023年可以说是高阶智驾走向普及的元年,先不说咨询公司预测2023年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突破10%,单说各大主机厂对汽车智能化的投入,也都意味着智能驾驶的时代正加速到来。不过可惜的
“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真的很有性价比”,最近大家有没有被这句话戳到呢?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刚需和性价比已经成了很多人购物时的主要关注点。比如买车,大家更在意一台车能不能满足
福特领裕近一个月的成交价最大折扣达到了8.70折,新车现金最高直降2.36万元,新车全国售卖19.65万元起。
不断强化“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持续与用户拉近情感距离,是奔腾品牌备受用户拥趸的“杀手锏”。作为一款主打高性价比、大空间、全系自动挡的自主家轿,奔腾B70近年来也收获了不少销量成绩。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即便事实如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样明显。比如眼下热度再起的插电混动与增程混动之争。增程和插混到底区别在哪儿?从工作模式来看,插混有四种工作模式,分别是EV(电